一百二十二 帶三尺劍,立不世功
關燈
小
中
大
熱門推薦:、、、、、、、
(月末了,求月票沖擊一下新書榜前十名,弟兄們的票對於大神來說,微不足道,但對於劍客來說,卻是救命的稻草,拜謝了)
賈詡的亂國之計一出,關東諸侯頓時亂成了一窩蜂。
接到天子的聖旨之後,每個諸侯的表現各不一樣,有的欣喜若狂,有的誠惶誠恐,更多的則陷入了沈思,平心靜氣的思考董卓為什麽會大肆封王,倘若被封王之後會給自己帶來什麽後果?
最先做出反應的是曹操。
以曹操的智力,對於賈詡的亂國之計自然洞若觀火,在接到天子詔書的第一瞬間,就知道這是董卓集團為了阻止劉辯登基而采用的極端策略。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”的局面,就算能夠阻止劉辯登基,也占不到多大的便宜。
曹操認為,賈詡的這一出亂國之計最有可能讓劉焉、劉表這些劉姓諸侯漁翁得利,因為他們都是劉邦的子孫後裔,故此能夠心安理得的接受封王,享受著王位帶來的好處。
而曹操也知道,董卓集團之所以出此下策,也是被劉辯與何太後逼的沒辦法了。倘若關東諸侯擁立劉辯成功,那麽董卓集團所挾持的天子劉協就沒有任何價值了。局面繼續發展下去,西涼軍的覆滅只是早晚而已,所以才出此下策。
“呵呵……董賊這是要坑我曹孟德啊!”
曹操佇立在大旗之下。眺望遠處黑黝黝的虎牢關,發出了一聲詭笑。
夏侯惇雙手抱在胸前,亦步亦趨的緊跟曹操:“是董賊以天子的名義冊封的。孟德你裝糊塗接受就是了。成為了一方霸主,坐擁王位,慕名來投的豪傑必然如同過江之鯽!”
“當年高祖立下白馬之盟,約定‘非劉氏為王,天下共擊之’,劉焉、劉表、劉虞都是高祖子孫,現在也是一州刺史。接受王位還能說得過去!而我曹操既非高祖後裔,劉姓子孫;官職也不過只是一介典軍校尉。手中僅有陳留一塊土地,何德何能敢以王位自居?”
曹操捋著胡須,搖頭苦笑一聲,“董肥豬這是挖了一個大坑讓我向裏面跳。我才不上他的當!”
“孟德眼光如炬,惇不及也!”夏侯惇拱手表示佩服,“既然如此,孟德以為該如何應對天子的詔書?”
“拒受封王之命!然後靜觀天下大事,再行進退之舉!”
曹操袍袖一番,轉身進帳,心中卻已經明亮如鏡。當即提筆修書一封,派使者送往洛陽,表示自己不會接受封王詔命。仍然將會把鏟除董卓當做己任。
與曹操的痛快拒絕不同,另一個接到封王聖旨的異姓諸侯袁紹則陷入了兩難之中。與身邊的謀士審配、許攸、逢紀等人商議了許久,遲遲拿不定主意。
袁紹集團的人也分析出了董卓此舉的意圖。目的在於分裂關東聯盟,阻止擁立劉辯。也知道若以異姓封王,會成為眾矢之的。但卻無法抗拒封王的誘惑,
袁氏一族四世三公,全天下最高的官職也已經被他們袁家的人擔任過,即便袁紹做的再好。再怎麽擁立天子,最多也就是做個中興之臣。了不起拜個三公,擔任個太尉、司徒、大將軍之職,雖然職位顯赫,但也不過只是讓袁家變成五世三公而已!
而如果現在接受天子的詔書,袁紹就搖身一變成為了渤海王,世襲罔替,子孫世代稱王,這樣的功績對於袁家來說,絕不是父輩、祖父輩的位列三公所能相提並論的!
放眼整個大漢,能夠以異姓封王的除了開國之初的八大功臣,幾乎再也沒有人能夠得到如此顯赫的爵位。這八人分別是張傲為趙王、英布為淮南王、藏茶為燕王、韓信為楚王、彭越為梁王、韓襄王的後代為韓王,英布的岳父吳芮為長沙王,盧俊綰為燕王;雖然因為呂雉弄權有術,這些異姓王最終身敗名裂,但能夠封王稱孤也算得上不枉此生!
男人嘛,默默無聞的活一世,不如轟轟烈烈,風風光光的活十年,死後也能青史留名。而現在,這樣的機會已經擺在了袁紹的面前,讓他如何能夠不砰然心動。
想當初,自己應曹操矯詔討伐董卓,而後被推選為義軍盟主,無非就是想做一個中興之臣,建立一番功業。而現在,王爵突然從天上砸了下來,難道自己還要再傻逼一樣的拒絕王位,反而去累死累活的拼一個三公之位?
就算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董卓以天子名義下的詔書,並非皇帝本意,但聖旨上蓋著煌煌玉璽,白紙黑字,並且已經昭告天下,誰又能說是假的?真作假時假亦真,只要有實力,說真就是真,說假就是假!
而且袁紹也知道,現在的局勢與開國之初的盛世不同,那時候高祖劉邦手握生殺大權,予取予求,看異姓王稍微不順眼,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滅了你!
而現在,劉協已經成為了董卓的傀儡,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。劉辯也僅僅只是掌握了兩郡之地兵馬不過四五萬,就算自己受詔稱王,他們也只能望而興嘆,又能奈何自己?況且這王爵是以天子名義授予的,自己既不違背道義,在軍事上也不輸任何人,何必畏首畏尾?
讓袁紹更加熱血沸騰的是,自己稱王之後,慕名來投的門閥士族必然如同過江之鯽,若是天意在於袁家,說不定自己能夠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”,面南稱朕,君臨天下!
“或許,天意真的在我們袁家吧,已經四世三公了,是時候該更進一步了!”袁紹端坐在帥案後,胸中熱血沸騰。
“大丈夫當帶三尺之劍。立不世之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(月末了,求月票沖擊一下新書榜前十名,弟兄們的票對於大神來說,微不足道,但對於劍客來說,卻是救命的稻草,拜謝了)
賈詡的亂國之計一出,關東諸侯頓時亂成了一窩蜂。
接到天子的聖旨之後,每個諸侯的表現各不一樣,有的欣喜若狂,有的誠惶誠恐,更多的則陷入了沈思,平心靜氣的思考董卓為什麽會大肆封王,倘若被封王之後會給自己帶來什麽後果?
最先做出反應的是曹操。
以曹操的智力,對於賈詡的亂國之計自然洞若觀火,在接到天子詔書的第一瞬間,就知道這是董卓集團為了阻止劉辯登基而采用的極端策略。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”的局面,就算能夠阻止劉辯登基,也占不到多大的便宜。
曹操認為,賈詡的這一出亂國之計最有可能讓劉焉、劉表這些劉姓諸侯漁翁得利,因為他們都是劉邦的子孫後裔,故此能夠心安理得的接受封王,享受著王位帶來的好處。
而曹操也知道,董卓集團之所以出此下策,也是被劉辯與何太後逼的沒辦法了。倘若關東諸侯擁立劉辯成功,那麽董卓集團所挾持的天子劉協就沒有任何價值了。局面繼續發展下去,西涼軍的覆滅只是早晚而已,所以才出此下策。
“呵呵……董賊這是要坑我曹孟德啊!”
曹操佇立在大旗之下。眺望遠處黑黝黝的虎牢關,發出了一聲詭笑。
夏侯惇雙手抱在胸前,亦步亦趨的緊跟曹操:“是董賊以天子的名義冊封的。孟德你裝糊塗接受就是了。成為了一方霸主,坐擁王位,慕名來投的豪傑必然如同過江之鯽!”
“當年高祖立下白馬之盟,約定‘非劉氏為王,天下共擊之’,劉焉、劉表、劉虞都是高祖子孫,現在也是一州刺史。接受王位還能說得過去!而我曹操既非高祖後裔,劉姓子孫;官職也不過只是一介典軍校尉。手中僅有陳留一塊土地,何德何能敢以王位自居?”
曹操捋著胡須,搖頭苦笑一聲,“董肥豬這是挖了一個大坑讓我向裏面跳。我才不上他的當!”
“孟德眼光如炬,惇不及也!”夏侯惇拱手表示佩服,“既然如此,孟德以為該如何應對天子的詔書?”
“拒受封王之命!然後靜觀天下大事,再行進退之舉!”
曹操袍袖一番,轉身進帳,心中卻已經明亮如鏡。當即提筆修書一封,派使者送往洛陽,表示自己不會接受封王詔命。仍然將會把鏟除董卓當做己任。
與曹操的痛快拒絕不同,另一個接到封王聖旨的異姓諸侯袁紹則陷入了兩難之中。與身邊的謀士審配、許攸、逢紀等人商議了許久,遲遲拿不定主意。
袁紹集團的人也分析出了董卓此舉的意圖。目的在於分裂關東聯盟,阻止擁立劉辯。也知道若以異姓封王,會成為眾矢之的。但卻無法抗拒封王的誘惑,
袁氏一族四世三公,全天下最高的官職也已經被他們袁家的人擔任過,即便袁紹做的再好。再怎麽擁立天子,最多也就是做個中興之臣。了不起拜個三公,擔任個太尉、司徒、大將軍之職,雖然職位顯赫,但也不過只是讓袁家變成五世三公而已!
而如果現在接受天子的詔書,袁紹就搖身一變成為了渤海王,世襲罔替,子孫世代稱王,這樣的功績對於袁家來說,絕不是父輩、祖父輩的位列三公所能相提並論的!
放眼整個大漢,能夠以異姓封王的除了開國之初的八大功臣,幾乎再也沒有人能夠得到如此顯赫的爵位。這八人分別是張傲為趙王、英布為淮南王、藏茶為燕王、韓信為楚王、彭越為梁王、韓襄王的後代為韓王,英布的岳父吳芮為長沙王,盧俊綰為燕王;雖然因為呂雉弄權有術,這些異姓王最終身敗名裂,但能夠封王稱孤也算得上不枉此生!
男人嘛,默默無聞的活一世,不如轟轟烈烈,風風光光的活十年,死後也能青史留名。而現在,這樣的機會已經擺在了袁紹的面前,讓他如何能夠不砰然心動。
想當初,自己應曹操矯詔討伐董卓,而後被推選為義軍盟主,無非就是想做一個中興之臣,建立一番功業。而現在,王爵突然從天上砸了下來,難道自己還要再傻逼一樣的拒絕王位,反而去累死累活的拼一個三公之位?
就算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董卓以天子名義下的詔書,並非皇帝本意,但聖旨上蓋著煌煌玉璽,白紙黑字,並且已經昭告天下,誰又能說是假的?真作假時假亦真,只要有實力,說真就是真,說假就是假!
而且袁紹也知道,現在的局勢與開國之初的盛世不同,那時候高祖劉邦手握生殺大權,予取予求,看異姓王稍微不順眼,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滅了你!
而現在,劉協已經成為了董卓的傀儡,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。劉辯也僅僅只是掌握了兩郡之地兵馬不過四五萬,就算自己受詔稱王,他們也只能望而興嘆,又能奈何自己?況且這王爵是以天子名義授予的,自己既不違背道義,在軍事上也不輸任何人,何必畏首畏尾?
讓袁紹更加熱血沸騰的是,自己稱王之後,慕名來投的門閥士族必然如同過江之鯽,若是天意在於袁家,說不定自己能夠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”,面南稱朕,君臨天下!
“或許,天意真的在我們袁家吧,已經四世三公了,是時候該更進一步了!”袁紹端坐在帥案後,胸中熱血沸騰。
“大丈夫當帶三尺之劍。立不世之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